是时候教孩子餐桌礼仪了(3)
来源: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:奥数网整理 2018-10-07 14:49:12

4岁:对礼仪的要求增加
随着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对事情的理解力加强,对于礼仪的要求也可以进一步增加。
●要等到所有的人入座后才可以吃,体现着对别人的一种尊重。
●入座之后,要把餐巾铺在膝盖上,用它擦完嘴或手后,再重新放回到膝盖上。
●不要边吃边说话,更不要打断别人的说话,除非有紧急的情况。
●吃饭时嘴里不能发出声响,不管是喝汤还是喝饮料。饮料快见底前,不要全部喝完,要在杯底留一些,这样就不会发出啧啧的声音。
●除非是手指食物,否则大多数情况下要用叉子或羹匙。
●避免刀叉敲盘子,就算是不小心发出声响,有必要说声“对不起”。
●吃起来不要狼吐虎咽,要慢慢享受食物,频率大约是食物咽下5秒后再吃下一口。
●乖乖坐在位子上,要跟上其他人吃饭的节奏,直到就餐结束,或家人同意离开饭桌。
5岁:完善餐桌礼仪的细节
5岁孩子的语言能力突飞猛进,从细节上入手,进一步完善餐桌礼仪。
●食物离得远,够不到,可要求离着最近的人帮忙递过来,但不可站起来或跨过别人的盘子伸手拿,防止够的时候袖子意外蹭到别人的盘子上。
●不喜欢的食物可以不吃,但不要对食物做负面的评价,例如“难吃”“恶心”之类的字眼。学龄前儿童还理解不了别人感情受伤这类的字眼,要教他们有礼貌地说不,鼓励他们用诸如“谢谢,我不需要”“不是我的”这样的字眼来取代。
●学会在饭桌上有礼貌地请求,要食物时务必带个请字,诸如“请递我点土豆”而不是“我要土豆”。当喜欢某种食物时,千万不要嚷嚷着说:“再来点鸡肉!”或者把手直接伸进土豆泥,这时可用请求的语气:“我能再来点吗?”
●如果就餐中间离开桌子,要先打招呼,得到大人的允许。如果孩子执意没吃完就先离开,一旦离开,规矩是不能回来再要食物,甚至包括甜点。如果只是要上个厕所,可以说:“我能离开餐桌一小会儿吗?”而不是很大声地说:“我要去尿尿。”
●无论别人帮你递肉汁,还是帮你切肉或者招待吃饭,都要学会感恩,即使那个人是你的爸妈。
6岁+:了解餐桌礼仪的意义
学龄或以上儿童精细动作已经形成,开始懂得他们的行为能影响到其他人,掌握的礼仪要更全面、更深入。
●孩子每次会对使用什么器具有困惑,了解餐具的使用,让孩子有成就感和独立性。基本原则是依用餐顺序由外而内取用。练习用餐刀自己切食物,餐刀的使用要得体,注意肢体动作,切的时候用刀刃轻轻地做前后运动,而不是对着食物狠命戳下去。
●知道如何摆放餐具,一定要记住BMW这个缩写。这条简单的规则帮助他们记住什么该放在哪里,B代表面包,M代表牛奶,W代表水。牛奶和面包放在餐具的左侧,水杯要摆放在右侧。刀叉的摆放,是根据单词left左和right右所含的字母数来决定的。叉子fork摆放在左边是因为它有4个字母,而餐刀knife放在右边是因为它有5个字母。
●取食时,要通过公用的服务调羹把食物放进自己的盘中,而不是自己的汤匙。
●在餐桌上要照顾别人的感受,是美国孩子很重要的一课,不要一次取过量的食物,要照顾到还没有吃到的人。
●进餐时有人同你讲话,要咽下食物再回答,如果正在下咽,可用肢体语言帮助表达,或是适当的用手遮一下嘴巴,这样别人就看不见你嘴里的残渣。谈话时可以不放下刀叉,但不可拿着刀叉在空中摇晃。
●传递面包,要把整个装面包的小篮递上去,而不是一块面包。吃面包时,别用手拿一个面包直接咬,礼貌的方式是用手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。然后逐块在口中细嚼。
●当处理放进嘴里的东西时,原则是用什么方式放入嘴的,也用同样的方式拿出来,如果食物是用叉子送到嘴边,并只尝了一小口,那可以把剩下的食物叉回到自己的盘里,如果食物已被咀嚼过,又想丢弃,那就要把它吐到餐巾里。
●饭桌上最好不要用手机讲话或收发短信,会打扰到其他人。也不要把iPad拿到桌子上,这样不可能专注地和别人说话。让孩子懂得用餐时间是社交场合,把自己的脸一头扎进游戏里,不能算作是社交。
●用餐时孩子能够享受到一家人吃饭的乐趣,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,鼓励孩子通过轮流倾听和轮流发言的方式来参与餐桌上的对话,用轮流的方式是给其他人有说话的机会。
相关文章
- 小学1-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
-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
- 小学1-6年级万博体育app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
-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